经典热门小说大明日记本的主要人物是方明朱棣,文章的剧情精彩值得期待,主要讲述了:“传朕旨意。”“赏滦州知州方明,丝绸一万匹,黄金一万两,良田十顷。”“哦对了,再给方明量身制作一套战甲,按照昭勇将军的战甲制式来!”一旁的将领急忙称是,随后朱棣又笑着对方明说道。“仗现在还没打完,等到…
《大明日记本》免费试读第三十四章 千古一帝?我吗?
“传朕旨意。”
“赏滦州知州方明,丝绸一万匹,黄金一万两,良田十顷。”
“哦对了,再给方明量身制作一套战甲,按照昭勇将军的战甲制式来!”
一旁的将领急忙称是,随后朱棣又笑着对方明说道。
“仗现在还没打完,等到打完仗了,朕再好好的论功行赏,以你之才做边境的一个知州可惜了。”
方明急忙谢恩。
“臣多谢皇上。”
朱棣拍了拍方明的肩膀。
“今日的仗打得漂亮,挫败了敌人的锐气,不过天色已晚,人困马乏,先回去好好休整一番。”
“待到明日再出关与敌人作战!”
“是!”
大军回撤至滦州附近扎营,既然在滦州地盘那接风洗尘、安排宴席的事自然就落在了方明的身上。
方明回到滦州立马召来了李固。
方明在战场上大破敌军的事迹早就已经传回城内了,李顾此刻是开心的不要不要的。
“恭喜大人!一飞冲天!”
方明也很开心,他笑呵呵地说道。
“还好还好,也就算是没丢人罢了。”
“朝廷的粮草,还没到,现在大军就驻扎在滦州城外,你吩咐下去,打开库房把里面的粮食拿出来,用作今晚的军营粮草。”
“有多少拿多少,记住了,别舍不得,就用我换来的那些白米,今晚让将士们好好吃顿白米饭。”
李固连忙称是下去准备了。
就在这时,方明突然想起今天的日记还没写。
这天色已晚,日落西山,要是还不赶紧写日记,那只怕之前写日记的进度也将归零。
想到此处方明不敢耽搁,赶紧跑回了衙门,找出了日记,开始书写。
朱棣暂时居住在滦州城的一处大宅子内,这处大宅子是滦州一位乡绅主动让出来的,算得上是滦州城最好的一处宅子了。
皇帝住过的宅子,以后那位乡绅若是急着用钱,这大宅子也好卖的很,而且价格少说得翻个三番。
再怎么说也是皇帝住过的宅子,沾沾龙气也是好的呀。
朱棣注意到方明自打进了城之后就不见踪影,略一思忖便想到方明有可能是去写日志去了。
想到此处朱棣支开了老二老三,屋内只留下了太孙伺候。
聪明的太孙一见爷爷如此便知爷爷要做什么了,等到二叔三叔以及屋内的一众将军下人们出去了之后,他立马凑到了爷爷跟前,拿出来那本日志。
朱棣见孙子这么懂事,笑着摸了摸孙子的头,随后接过日志,爷孙俩凑在一起借着烛光这就看了起来。
刚刚翻开,正好赶上字迹浮现的瞬间。
‘好个老皇帝!’
‘这么会使唤人!’
‘让一个文官提刀上马去战场上证明自己,这也是人能想出来的?’
‘还好我是艺高人胆大,要不然的话我还真以为老皇帝是想个办法要弄死我。’
朱瞻基看到这几行字一时差点绷不住。
他若不是早就确认这日志和方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,实在是无法想象,白日那位做事规规矩矩,丝毫没出一点纰漏的知州大人,正是这些字迹的主人。
至于朱棣他倒是也不生气,毕竟人家也不是一般的皇帝。
早就已经看透了,这皇帝哪有不挨骂的,文武大臣们骂也都是在背后骂,有了锦衣卫之后,那就憋在心里骂。
骂就骂两句吧,有什么大不了的,又少不了一块肉。
而且对于方明这种稀世的人才,那朱棣更是宽容,更是偏爱。
要是方明真能做到当年冠军侯霍去病那般程度,别说是躲起来偷偷骂了,私下里面对面骂上两句又有什么的。
他要是真能扫平了游牧民族,为我大明带来百年和平,成就他千古名将,成就自己千古一帝,那又有什么的?
不过这个方明还真是有意思,面上装的那么好。
就在这这时日志上又出现了新的字迹。
‘不过到底是能比肩唐宗宋祖的千古一帝,今日一见,这气势果然是不同凡响。’
‘不过这皇上终于是开始五征漠北了,虽然来的比预想的早了一点,不过相差不多。’
‘毕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,武功自然是不必多说,文治上也下了大功夫只是没能有幸向他讨要一本《永乐大典》。’
‘可惜呀可惜。’
‘还有派郑和下西洋虽然有寻找建文之意,但同时也促进了大明与周边蕃国之间的往来,加强了交流,巩固了大明在世界的地位。’
‘就是迁都顺天稍微慢了点。’
‘是金子总会发光,今天表现的不错,晚上多奖励自己一碗饭。’
‘对了,终于要有自己的盔甲了,以后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了,昭勇将军要是没记错的话,这可是正三品武将才有的等级封号,开心。’
‘现在已经见过皇帝陛下了,也见到皇太孙了,汉王和赵王也见到了,就差太子没见到了。’
‘也不知胖胖太子究竟长什么样,是不是和传说中的一样胖?像只大橘猫?’
方明后面又写了些凑字数的流水账,就比如今天在战场上他大约杀了多少人,差一点儿社死了马哈木的儿子有多可惜,等等。
字数写够了,他也就不愿意写了,掐着边儿就停了笔。
朱棣看的是一脸的懵。
但同时他更惊讶这方明一个地方官,是怎么知晓自己的心思的?
朱棣也知道自己的短板,他打仗是把好手,但治国不如太子可做皇帝不能一味穷兵黩武,也该注重文治。
所以他登基之后没多久就命黑衣宰相姚广孝,还有大学士解缙共同编撰一部集古今巨著为一体的大作。
现在的名字还叫《文献大成》。
不过方明说的这个永乐大典好像更合适一点,后世儿孙们也可以从书名轻而易举的知道这本巨作是谁命人编撰的。
朱棣决定了,回去之后就让姚广孝和解缙,把文献大成改成永乐大典。
不过更让朱棣心里不能平静的是方明对他评价的那四个字。
千古一帝。
要知道他是造反以来,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当了皇上之后做的不好,没脸在地下去见太祖高皇帝。
更没脸让天下臣民后世儿孙清楚地认识到,他比建文更适合做皇帝。
他不指望着后世史观对自己的评价能好到哪儿去,更没想过自己能得一个千古一帝的评价。
所以现如今看了方明对他的评价,这无疑是对朱棣的一种肯定。
小说《大明日记本》试读结束!